企业动态
执子之手 一生相伴——通矿公司总医院肿瘤胸外科护士于桂荣
执子之手 一生相伴——通矿公司总医院肿瘤胸外科护士于桂荣
冯春梅
在吉林省白山市通矿公司总医院有这样一名女性。在她的生命中,坎坷多于平坦,苦难伴着泪水, 26年夫妻不离不弃,她用一颗善良的心,给家庭擎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,用自己的行动,诠释了中国女性的伟大。她就是肿瘤胸外科护士于桂荣。
1979年,18岁的于桂荣参加了工作,当上了一名令人羡慕的白衣天使。她和所有的少女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向往。在工作岗位上,她手脚勤快,干活麻利,工作认真,给科室的同事留下了较好的印象,花季一般的年龄必然会引起他人的注意,26岁那年她经人介绍,认识了高大英俊的王延海,经过一年的相知相恋,她幸福的走进了婚姻的礼堂。
俩人恩恩爱爱,日子过的倒也甜蜜。婚后3个月,幸福却尤如昙花一现,于桂荣的丈夫时常感到脖子僵硬,腰腿疼痛,行动不便。刚开始,他们以为是睡“落枕”了,也没怎么在意,但时间一长,于桂荣发现情况不妙,赶紧带着丈夫到医院看病,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,于是吃药、扎针,却一直未见好转。一年后,丈夫出现了贫血的现象,当地医院怀疑是多发性骨髓瘤,89年,于桂荣带着借来的钱来到北京朝阳区医院就珍,经专家确诊丈夫得的是“类风湿性强直性脊柱炎”,听到这一消息,于桂荣的天就象塌了一样,欲哭无泪。回到家后,她把爱人送到了温泉疗养院,并千方百计的寻找治疗的偏方,那年,于桂荣的工资也就100多元,除了给爱人看病还的抚养年幼的儿子。但她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,她坚信只要自己坚持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可命运好象并不垂青这个可怜的女人,不管她多努力,厄运总是在她左右,从拾玖1996年到2000年,丈夫的病情不断的加重,2001年,丈夫连走路都很困难,生活不能自理。 2002年,祸不单行,她的丈夫感到双腿疼痛的厉害,不能行走,靠拄拐移动,到医院检查诊断为“双侧股骨头坏死”,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。原先那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变成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,原先以为是自己终身依靠的大树,现在却倚在自己柔弱的肩膀上。
平时照顾丈夫带来的辛苦于桂荣从不叫苦,然而,丈夫时常会出意外的伤害,却叫她心痛不已。那年秋天,在玉米成熟的季节,于桂荣煮了一锅玉米在炉子上,旁边放着一盆刚做好的饭菜,他丈夫想看看,便拄拐一步一挪的走,由于地上有水,他一不小心滑倒了,只听,咣铛一声,炉子上的锅和盆被他的胳膊一扫全都翻了,他的头磕在了炉台上,直挺挺的倒在那,煮玉米的水和锅台上的菜洒了他一身,胳膊、肩膀等处被烫伤,于桂荣费力的把他从地上扶起来,含着眼泪为他擦洗,并对烫伤部位涂抹上烫伤药,安置好丈夫后,她跑回娘家大哭了一场,压抑了太久的委屈与辛酸,无处倾诉。她不想在丈夫面前哭,她怕丈夫会伤心难过,家里的跌打损伤药、烫伤药、止血药等都的经常备着,因为丈夫经常出现跌倒摔伤。
为了给丈夫治病,她的衣柜里就没有再添置新的衣服,她所穿的都是好心的同事、邻居送来的旧衣服;为了给丈夫治病,她从来不买化装品、美容院对她来说更是天方夜潭。当同龄人谈论怎样保养的时候,她想的是孩子的学费怎么办,当大家谈论哪家的馆子菜好吃的时候,她想的是丈夫的药费哪里出,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使她的双鬓过早地长满了白发……
疾病使她家徒四壁,什么也没有,生活进入了极度的困苦中,2005年,她在工作之余开始了拾荒生涯,每天她利用工作之余开始走街穿户,推着小车拣纸壳、塑料瓶子、旧报纸等,运气好的时候也能拣点废铜、废铁什么的,每个月能卖上个百八十块来贴补家用,年迈的母亲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,她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女儿,便和她一起拣“破烂”,这在精神上给予女儿极大的安慰和无私爱。
2007年,她所居住的南岭地段被列入棚户区改造,必须在2007年4月末搬迁完,左右邻居都高高兴兴地找到房子相继搬走了。而只有她愁容满面,夜不能寐,虽然开发商已经给了租房补助,但对于她的家庭来说,根本承担不了租房带来的经济负担,怎么办?怎么办?因为棚户区改造,租房的人家多,房价也跟着往上涨,高的吓人,对于一般人来说,但凡有办法的都搬走了。她用试探的口吻对儿子说:“儿子,咱家租不起房子,这样好不好咱俩上姥姥家住,爸爸上奶奶家住,我们凑合2年,行不行?”上高中的儿子低声的说:“妈,那我爸怎么办,奶奶年龄也大了,谁能管他呀?” 于桂荣的心理隐隐做痛,她知道,儿子怕爸爸没人照顾,怕爸爸孤单。她开始四处寻找便宜的房子。终于,在南岭西山上找到了一间草房,不足20平方,四处透风,每月租金100元,再也没有比这更便宜的房子了,她在房子周围贴上了苯板用来保暖,屋内透风的墙,用棉花堵上,就这样一个家,在2007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里安置了下来。
由于丈夫生活不能自理,需要家人照顾,她除了上班外,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丈夫的身上。平常大小便就的需要于桂荣帮助来完成,由于丈夫是强直性脊柱炎,蹲不下,于桂荣就给他做了一个特殊的大便器,解决排便难的问题,这是常人难想象的到的,而于桂荣做到了;简单的剪指甲,穿衣服、洗澡等都的靠于桂荣来帮助完成。为了更好的照顾丈夫,减少家里开支,于桂荣学会了给丈夫剃头刮胡子,家里拎煤、拎水、生炉子、买粮等这些男人干的活,都由她一个人承担下来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端屎端尿,洗脚穿衣,她奔波在家与单位之间,在苦与累的艰难中挣扎。但她从没因家庭的不幸而耽误工作,在单位她认真做好本职,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。
照顾一个病人,照顾一个常年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,一天两天能做到,一年两年能坚持,可于桂荣付出的却是自己的青春年华!人们常说,久病床前无孝子,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女人心甘情愿的奉献着这一切,于桂荣说:我是妻子也是母亲,我不能没这个家呀,我的儿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,我们是一家人,我们不能分开,等我长大了,我们一定会好起来的,想到孩子如此懂事,一家人怎能分开呀。 看着于桂荣憔悴的面容, 它与她的实际年龄及不相符,看着她住着四处透风的小屋,怎能让人不心酸,走进这样的家庭,怎能不为这个善良的女人而感动。
2010年10月,棚户区的楼房陆续的盖好了,于桂荣面对拔地而起的新楼,又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,楼房是盖好了,可那就是一个毛坯房,要想进去住,怎么也的要刮大白,安坐便,以及厨房的操作台等等,这么多年来,能借钱的亲友都借了,她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嘴在借了,她只能望房兴叹,而自己居住的那间“房子”周围已经没有人家了,断水、断电…….她的这个特殊情况,医院工会及时向上级工会做了如实反映。经过集体讨论,由所在单位帮助她把房子收拾好,让她们一家三口在2011年春节前搬进新居。如今,她的儿子也大学毕业了,虽然家庭生活依然不富裕,但居住环境改善了,生活有了盼头,有了希望。